婷婷色网,一二三四区无限2021,蜜臀av一区,日本在线加勒比

文章詳情

二氧化碳濃度的監(jiān)測

日期:2025-05-09 06:01
瀏覽次數(shù):17726
摘要:

二氧化碳濃度的監(jiān)測

教室采暖期內空氣中的溫度、濕度、二氧化碳濃度等進行了現(xiàn)場測試和調查,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樣本,并對所采集樣本進行了計算與分析,得出了影響其空氣品質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濃度的超標,換氣次數(shù)的不足以及教室人數(shù)的超員,并提出解決辦法。本文的重點在于實驗和樣本分析的過程及方法,用數(shù)據(jù)說明該如何改善教室的空氣品質,并指出改善后達到的較理想狀態(tài),從而為提供良好的學習環(huán)境,*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。

1 前言

中小學生教室室內空氣品質(IAQ)一直備受關注,為此,國家頒布了《中小學校教室換氣衛(wèi)生標準》(GB/T 17226-1998),大學生教室室內空氣品質同樣重要,大學生在校生活的很多時間是在教室內度過,但目前尚沒有針對大學生教室的衛(wèi)生標準。因此,本文以下所做分析均以GB/T 17226-1998《室內空氣品質標準》GB/T 18883-2002為依據(jù)。引起室內空氣品質惡化的原因主要有兩類:一類是空氣中的污染物;另一類是空氣的溫、濕度,換氣次數(shù)。為了解大學教室中在上課期間的空氣品質,筆者對某大學的教室進行了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
濃度的實地測試。被測教室位于某教學樓五層(頂層),此教室的物理模型

另外,該教室附近無明顯污染源;近三年之內沒有進行過室內裝修及桌椅的更換;教室座位數(shù)為129座;五扇普通單層玻璃鋼窗,對開式,尺寸為234cm×170cm,窗縫總長度64.5m;兩個普通木門,對開式,尺寸為238cm×120cm

2  二氧化碳的讀到監(jiān)測測試儀器及測試系統(tǒng)

研究資料表明室內的污染物有上百種,有的濃度很低,不會影響人類的工作和學習,就此教室而言,主要檢測其中的二氧化碳濃度。所用設備為EC9820二氧化碳在線分析儀,如圖2所示。

SenseAIR產(chǎn)的K30二氧化碳傳感器模塊,采用非分散紅外相關(GFC)光學測量技術,可**、穩(wěn)定地測量二氧化碳濃度,使CO和H2O的干擾降到*小。為保證測試數(shù)據(jù)的準確性,在測試前,儀器穩(wěn)定工作后,分別使用NO氣體和濃度為2890ppm的CO2標準氣對儀器進行了標定。

儀器主要技術參數(shù)見表1。

表1 技術參數(shù)表

量程顯示

自動量程0—5000ppm,分辨率0.1ppm

模擬輸出

從0 - 100ppm,至0 - 3000ppm 0—滿量程;給出0%,5%,及10%的補償。為用戶確定的2個滿量程值之間自動量程

噪聲(在零點時)

0.1%濃度讀數(shù)

*低檢測限

2ppm或0.2%

 

固定溫度時取決于時間,24小時:≤10ppm  30天:≤10ppm

溫度變化

每度0.2%

 

溫度變化每度0.2%,24小時:0.5%濃度讀數(shù) 30 天:0.5%濃度讀數(shù)

滯后時間

< 20秒

上升/下降時間

95%*終讀數(shù) < 60秒(1slpm),使用卡爾曼活性過濾器

 

3000ppm量程時 10ppm或1%濃度讀數(shù)

采樣流速

1slpm – 零氣流向零氣口需加大到2slpm

 

供給儀器的零氣(無CO2)流速10—15psi,0.5slpm

樣氣壓力

壓力變化5%, <1%讀數(shù)變化

使用溫度

5 - 40℃

相對濕度

10 - 80%,無冷凝

干擾頻率

 H2O及CO幾乎無干擾

根據(jù)《室內空氣品質標準》GB/T 18883-2002中的規(guī)定:采點的數(shù)量根據(jù)檢測室內面積大小和現(xiàn)場的情況而定,以期能正確反應室內污染物的水平。原則上小于50m2的房間應設1~3個點;50~100 m2的房間設3~5個點;100m2以上的至少設5個點。被測教室面積大于100 m2,因此選擇五個采集點,在房間對角線上均勻布置。采點避開通風口,離墻壁距離應大于0.5m。采點的高度原則上與人的呼吸帶高度相一致。教室內部的管路布置如下,如圖3所示。采樣點距地面的相對高度為1.5m。

圖3 教室內部的管路布置圖

管路共裝有5個針型閥,用以調節(jié)5個測點的流量,使各測點流量達到一致。測試系統(tǒng)如圖4所示。

圖4 管路示意圖

運用連續(xù)測量方式,每天的測量時間是:7:30-12:00,每隔5分鐘記錄一次數(shù)據(jù)。為進行溫、濕度的測試,在教室中安裝了溫濕度自記儀。

3 二氧化碳濃度監(jiān)測的測試數(shù)據(jù)。

 因為教室三年之內無裝修工程,墻面、桌椅等均較舊,所以甲醛等一系列由裝修導致

的化學污染物可忽略不計。教室安排的上課時間見表2。

表2 作息時間表

**節(jié)

**節(jié)

第三節(jié)

第四節(jié)

時間

8:00-8:40

8:45-9:35

9:55-10:40

10:45-11:30

3.1 二氧化碳濃度的監(jiān)測

測試過程中,室外的二氧化碳濃度平均值為726ppm。

下面列舉四種狀態(tài)的數(shù)據(jù):教室滿座率分別為:0.180.5, 0.91時的數(shù)據(jù)(4),以及一組較理想的數(shù)據(jù)(圖5)。超出3000ppm的數(shù)據(jù)無法保證其正確性。由于測試時間位于采暖季,因此,測試時教室門窗均處于關閉狀態(tài)。課間休息時,教室門全部開啟,但窗戶仍處于關閉狀態(tài)。

數(shù)據(jù)1:滿座率為0.18;室外風速:微風。

數(shù)據(jù)2滿座率為0.5;室外風速:微風。

數(shù)據(jù)3滿座率為0.91;室外風速:5-6級。

在此基礎上,又進行了數(shù)據(jù)4的實測: 

數(shù)據(jù)4:滿座率為0.88,室外風速:3-4級,課間保持前后門開啟,課上只開后門。

    

圖5 數(shù)據(jù)1,2,3二氧化碳濃度的監(jiān)測圖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圖6 數(shù)據(jù)4二氧化碳濃度圖

3.2  教室中溫濕度測試數(shù)據(jù)見表3和圖7:

表3 溫濕度數(shù)據(jù)表

溫度*大值

23.9

濕度*大值

37%

溫度*小值

19.8

濕度*小值

17%

溫度平均值

21.0

濕度平均值

24%

圖7 溫濕度樣本圖

《室內空氣品質標準》GB/T 18883-2002中規(guī)定:冬季采暖期室內溫度標準值為16~24;濕度標準值為30%~60%,由此可知,上述實驗數(shù)據(jù)均在《室內空氣品質標準》的控制范圍之內,毋需改善。

4 二氧化碳濃度的監(jiān)測數(shù)據(jù)分析

根據(jù)《室內空氣品質標準》GB/T 18883-2002,室內二氧化碳的允許濃度為0.10%,即1000PPM;根據(jù)《中小學教室換氣衛(wèi)生標準》GB/T 17226-1998教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*高容許濃度為0.15,即1500ppm。根據(jù)以上測試數(shù)據(jù)及相關標準可以看出:

4.1 室外環(huán)境的影響。

數(shù)據(jù)12、3分別在9:00、7:50、7:55之后二氧化碳濃度超標,但滿座率*高的數(shù)據(jù)3卻不是*早超標的,其原因在于測量數(shù)據(jù)3時,室外恰為風沙天氣,室外大風引起窗縫滲透作用加強,從而導致該數(shù)據(jù)超標時間延遲。由此可見: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不僅跟室內人員密度、門窗的開啟程度有關,而且與室外的天氣狀況也有很大關系,室外風速為其中*主要的影響因素。

4.2 課間。

小課間時間為:8:40~8:45;10:40~10:45,大課間時間為:9:35~9:55。

數(shù)據(jù)23中,小課間的濃度平均下降速度分別為:27.8ppm/min340.3ppm/min,大課間的濃度平均下降速度分別為:22.4ppm/min、175.9ppm/min。由此可知,無論小課間還是大課間,數(shù)據(jù)3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平均下降速度均比數(shù)據(jù)2快得多,究其原因,是由于數(shù)據(jù)3室外有大風。因此,室外風速是影響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下降速度的主要因素。

4.3 課后(11:30以后)。

因為室外二氧化碳濃度監(jiān)測較高,所以教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很慢,對于數(shù)據(jù)1,因下課后關閉門窗,故到12:00濃度未下降到標準以下;對于數(shù)據(jù)2、3,下課后開啟前后門,數(shù)據(jù)2下降到標準以下的時間是11:40;而對于數(shù)據(jù)3,雖然當天室外風速較高,12:00時仍沒有回落到標準以下,這是由于人員過多,導致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緣故。

4.4 換氣次數(shù)的計算。

利用氣體衰減法的換氣次數(shù)公式(《中小學教室換氣衛(wèi)生標準》GB/T 17226-1998)如下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

  式中:E——每小時換氣次數(shù);

     K1——試驗開始室內空氣二氧化碳濃度;

     K2——試驗終了室內空氣二氧化碳濃度;

     K0——室外空氣二氧化碳濃度。

此公式的適用條件是:一般在無風(室外風速0.5m/s以下)天氣進行。在課業(yè)結束時師生全部退出后,利用教室中蓄積的二氧化碳氣或人工放出二氧化碳,按一定時間(15min、30min45min)測定開放氣窗(或關閉氣窗)前后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,計算出教室換氣次數(shù)。

因此,選擇數(shù)據(jù)1和數(shù)據(jù)2進行換氣次數(shù)的計算,選擇數(shù)據(jù)1(關閉前后門)、數(shù)據(jù)2(開啟前后門)中11:30~12:00時段,可得二者的換氣次數(shù)分別為:0.62;3.45。根據(jù)《中小學教室換氣衛(wèi)生標準》GB/T 17226-1998之規(guī)定:中學教室換氣次數(shù)不得低于4次。所以開啟前后門時,其換氣次數(shù)與《中小學教室換氣衛(wèi)生標準》的規(guī)定很接近,因此可有如下結論:未安裝或無條件安裝通風系統(tǒng)的教室,若保持前后門開啟,則可基本滿足換氣要求。

4.5 滿座率。

從前三組數(shù)據(jù)整體來看,滿座率越高的狀態(tài)二氧化碳濃度也越高,升高較快,下降較慢。因此人員滿座率也是影響二氧化碳濃度的重要因素。

* 請輸入您的名字,方便我們和您聯(lián)系
* 請輸入您的電話,方便客服及時解答您的問題
* 請輸入您詳情地址,方便詳細提供當?shù)氐氖袌鲇嵪?
 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5904號